萬和宮創建之初,僅供奉媽祖(老大媽)神像一尊,後因屢顯靈蹟,信徒有求必應,迎請眾多,陸續增塑老二媽、聖二媽、聖三媽、聖老二媽等四尊媽祖神像;其後亦奉祀觀音菩薩、關聖帝君、五穀王、註生娘娘等神,供信眾參拜,祈求平安。茲將萬和宮各殿主祀及從祀神像名位列記於后:
-
主神:天上聖母(媽祖)
-
老大媽(鎮殿媽祖;張國總兵恭請護君渡台之神像。)
-
老二媽(嘉慶八年雕塑:據傳西屯廖姓閨女來附靈者。)
-
聖二媽(光緒十二年雕塑)
-
聖三媽(光緒十二年雕塑)
-
聖老二媽(民國六十五年雕塑)
-
配祀:千里眼(金精將軍)
-
順風耳(水精將軍)
-
正殿:太子爺(大太子、二太子、三太子)
-
內殿:地藏王菩薩、斗姥星君、玉皇上帝、三界公(天官大帝、地官大帝、水官大帝)、
地母娘娘、玄天上帝、定光佛、開漳聖王。
-
媽祖的信仰傳入台、澎的時間,沒有確切資料可據,如以馬公舊名媽宮來推測,當在元、明之際。隨著明末閩、粵沿海居民來台經商捕魚或墾荒者漸多,為祈求航海平安及事業順利,通常先至家鄉的媽祖廟恭請媽祖的分身,隨船護祐;部分船民居留台灣牙亦將媽祖的分身移遷來台膜拜渡保平安,於是媽祖的神威,遂由航澗守護神,擴展為開墾移民的保護神;而隨著來台移民的日增,媽祖廟亦不斷在各地陸續增建。
-
由於媽祖神威經常顯靈妣祐百姓,受惠者眾多,於是從宋代以後,屢受歷代朝近之褒封,稱「夫人」,稱「天妃」,迄今,康熙四十年(1701)清廷賜封為「天后」,始引為正稱,民間一般稱呼為「媽祖婆」或「媽祖」。
-
臺灣民間之習俗,由於分祀淵源不同,尚可分「湄洲媽」,「銀同媽」(由福建同安縣一帶分靈而來)、「溫凌媽」(由泉州一帶分靈而來),像膚色有「烏面媽」、「粉面媽之別等稱謂;而隨恭塑神尊不同,復有「鎮殿媽、「老大媽」、「二媽」、「聖二媽」、「三媽」、「聖三媽」、「四媽」、「五媽」、「六媽」之分;若依不同祭祀行業來分,媽祖又有「榙郊媽」、「爺郊媽」、「布郊媽」、「油郊媽」等不同之稱謂,實則是同一尊神之分靈。
-
關於媽祖的身世,依據文獻所載,媽祖本姓林,福建莆田縣湄州島人,生於宋建隆元年(960)三月二十三日,飛昇於橡太宗雍熙四年(987)九月九日,享年二十八歲。其父林志,原擔任都巡一職,見時局混亂乃告老還鄉,平時為人樂善好施,頗受鄰里贊許,咸稱之「林善人」;後周世宗六年(959)六月十五日,其妻王氏夢見南海觀音賜服仙丹,不久便懷有身孕,夫婦竊喜,以為觀音佛祖賞賜仙丹,必得貴子;林夫人臨盆之日,一道紅光射入屋室,芳香裊繞,不久產下一女,鄰里聞狀認為當是貴人投胎轉世,未料一直到滿月之日,該女不曾哭啼,父母便將她取名為「默娘」。
-
默娘天性賢靜少言,聰慧過人,喜愛項經禮佛,八歲隨師訓讀,精通經史子集;十三歲時,有位名叫玄通的道士,見默娘慧根天植,深具佛緣,乃傳授玄妙直理及要典秘訣,其後默娘乃修得「出陽神」以救世的修身境界。三年後之某日,默娘與朋友憂庭院嬉戲,忽見神仙手捧銅符自井中慢慢昇起,眾女伴驚害奔逃,唯默娘雙掌合閉膜拜,神仙遂授其神符及得道之法。自此,默娘朝夕習練神者所授道法,神力銳進,能通靈變化,濟世救人,驅邪除魔,鄰里莫不驚為神人,善事美名傳遍各地。
-
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(978)九月,默娘十九歲,其父與兄不聽默娘勸阻,渡海北去,不料海上波烏洶湧,颶風來襲。此際默娘正於家中紡織,一時疲倦不知不覺伏案睡去,夢見父親與兄長海上遇難,隨即躍入海中,口啣乃父,手拉乃兄,正與波烏巨浪扭扎摶鬥間,其母喚默名,默娘一時失神開口答應,父親便被海浪捲走;默娘醒來,向母親陳述,其母認為不足採信。然不久惡耗傳來,父親沉沫海中,僅其兄身免,如夢中所見;默娘悲傷痛絕,乃虔心修行,立志救海上遇難之人無數。爾後,其救災救難之舉名聞遐邇,受崇為海上守護神。
-
太平興國七年(982),湄幻西北桃花山,常有二妖怪出沒作崇,一是聰慧而聽力奇佳的「順風耳」,一是機靈而眼力極好的「千里眼」,二怪經常侵擾村民,嚴重危害人民生計,默娘聞知,扮裝村姑前往桃花山一探究竟,二怪出現以為默係一般俗人,使出法寶威嚇,默娘不為所動,唸咒降妖,二怪不敵只得棄械伏法,皈依正途,隨侍媽祖左右,輔佐媽祖驅邪鎮惡,護祐蒼生
-
宋雍熙四年(987),默娘年二十八,秋時九月初九,登上湄峰最高處,一時酸嶺間白農濃聚,空中恍聞絲管之聲韻,默娘乃跨雲而上,雲端洞開,只見屋虹輝耀,從雲端透出重霄,遨遨而立,俯視人間,若隱若現,忽然間彩雲密合,不可復見,羽化哉!媽祖昇天後,亦屢顯靈蹟,鄉人或閌她在山岩水洞之旁,或見嫽在空中盤坐,並常對世人示夢顯聖,降福人間;因此,鄉人相率立祠祭祀,咸稱她為「通賢靈女」。
-
台澎各媽祖廟中,建立最早者當以開闢早於台灣本島之馬公「海湖天后宮」。明朝天啟年間,董應舉致福建巡撫南居益書中即有提及天后宮:「海湖,港形如葫蘆,上有天妃宮,此沈將軍有容諭退午麻郎(即荷蘭人)處。」韋麻郎入侵澎湖為明萬曆卅三年(一六○四),故推之澎湖天后宮最遲至萬曆年間已設置。在台、澎地區最早興建之媽祖廟處,文獻雖未有明載,然有關台灣本島天后宮之修築,清康熙二十四年(1168)蔣毓英撰修之《臺灣府志》(廟宇)篇載有:「天妃宮二所,一在府鎮北方,赤嵌城南。一在鳳山縣治,安平鎮渡口。」
-
而台灣府城鎮北方之天妃宮,係康熙二十三(1684)施琅底定台高後,認為媽祖對於清軍的渡海領台有所妣祐,乃率諸鎮捐俸將原寧靖王府邸重修,祀天妃於正殿,號天妃宮(康熙四十年晉封天后),此係清領有台灣後,最早創設的媽祖廟。台灣媽祖之信仰,有助民心之安定,清政府亦有意藉此鞏固政權,康熙五十九年(1720)清廷將媽祖列為朝廷祀典,春秋祭祀;雍正十一舞(1733)更頒令沿海各省均奉祠祭拜。民間方面,由於民眾心靈所需,台灣各地陸續有媽祖廟的增建,香火鼎盛,成為民間主要的信仰之一。
萬和宮媽祖的信徒區域,隨著時代變遷稍有更迭,雖無法以行政區域確認之。然而,今日的信徒代表以台中市南屯區轄內十三個地區所選出,至少可反映出媽祖信徒圈的大致分布,此乃行政界線為歷史社會發展基礎的具體表現。
原台中市區內除了萬和宮之外,尚有四座媽祖廟,即中區之萬春宮,東區之樂成宮,北屯區之南興宮,西區之朝奉宮,各自擁有固定之信徒圈。其中以創建於雍正年間之萬和宮,乾隆年間之樂成宮,及創建於嘉歷年間之萬春宮為最早,恰好將台中市區東西分為三部分。三間廟宇創建年代之先後,與台中地區開墾進度相關連,即萬和宮與張國相關,萬春宮與藍廷珍、藍鼎元相關,樂成宮與平和板仔銅壺林氏有關。其信徒圈,前二者頗為集中,以古街市為核心,與交易中心相一致;樂成宮之信徒圈則向西南擴及烏溪北岸,為唯一每年遶境之媽祖。